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土木工程领域院士16位在列,来看名单!

2021-11-18

祝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8日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情况,分别选举产生6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其中,中国科学院当选院士65人中,土木工程类有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4人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工程管理学部1人(这里仅统计中国籍),详情如下↓


截图20211118183030.png

截图20211118183057.png

截图20211118183106.png

李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杰,1957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88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4月被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


微信图片_20211118134852.jpg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与工程防灾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随机力学、工程可靠性理论与生命线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声望的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随机系统分析的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解决了复杂结构的整体抗灾可靠度分析问题,建立了以网络拓扑优化为核心的工程网络抗震优化设计理论等。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领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项。曾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上海市劳动模范(200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等称号。2014年,因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与大规模基础设施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学术成就,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授予学术成就奖——Freudenthal奖章;2017年当选为国际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学会主席。


朱合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合华,1962年10月生。1989年10月获得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兼任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


朱合华.jpg


30多年来一直从事隧道与地下空间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入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成果“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应用”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另获省部级和一级学会的科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主参编行业和团体技术标准5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出版专著7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80余篇,创办国际学术期刊Underground Space(SCIE收录)。获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教学名师等荣誉。2012年获卞学鐄国际学术贡献奖,2015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



王明洋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明洋.jpg


王明洋,高技术钻地武器工程防护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1991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长期从事高技术钻地武器毁伤机理与工程防护的科研及工程应用工作。爆炸冲击效应与工程防护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杰青,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军首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高宗余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宗余,汉族,1964年1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大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FIDIC中国优秀青年咨询工程师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微信图片_20211118162213.jpg


高宗余长期坚守在桥梁科研、设计、施工一线,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多塔缆索承重桥梁、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国工程设计金奖、银奖各1项,省部级奖项8项,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47篇,出版专著2部,为我国交通强国事业和桥梁工程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林鸣

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鸣,男,中共党员,1957年生于江苏,1975年参加工作,是一名具有40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杰出工程技术人员,现为中国交建总工程师。他参与过武汉三桥、润扬大桥、南京三桥及港珠澳大桥等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从2005年至2018年,历时12年主持了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建设工作。


微信图片_20211118162319.jpg


林鸣在桥隧工程一线工作40年,主持建成我国首条、世界最长跨海公路沉管隧道,主持攻克多座国家重点公路桥梁工程关键难题,是我国公路桥隧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带头人之一,在岛隧技术自主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创建“模式、技术、方法”深度融合的工程管理体系,为我国公路沉管隧道跨入世界领先国家行列作出重大贡献。




刘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加平 1967年1月生,籍贯江苏海安,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土木工程材料专家,是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和超高性能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展了收缩开裂的理论体系,创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立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发明了系列功能材料,成功应用于110余项重大工程。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91件,获国际专利14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8篇,主/参编标准或规程2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突破了收缩裂缝控制的国际难题,引领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将材料与结构和环境相结合,率先提出了复杂胶凝体系的活化能计算方法,解决了室内与实际工程的性能对应,材料收缩与结构应力计算之间存在难题,创建了混凝土水化-温度-湿度-约束耦合作用模型。突破了开裂风险量化评估的理论瓶颈,填补了收缩裂缝专项设计的空白。成果应用于无锡太湖隧道、兰新高铁和上海地铁14号线地下车站等50多项重大工程,实现了地下空间、隧道、长大结构等无可见裂缝,推动了收缩裂缝由被动修复转向为主动防治。


从分子和微纳观层次调控浆体、基体和界面区的微结构,从本源上提高混凝土宏观性能,解决了高强混凝土粘度大、韧性差,以及常温养护早期强度低、刚度不足等难题,实现了高流动性、超高强度和超高韧性的统一。成果应用于NH岛礁防护和南京长江五桥等60多项重大工程,提升了构筑物的抗侵彻爆炸和承载能力。


许唯临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唯临,男,1963年10月出生,山东人,博士,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

主要从事工程水力学科研和教学工作。负责和主研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部省级基金项目及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等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40余篇,出版专著2部。

建立了细观水力学理论和方法,提出了高坝泄洪分级防冲防蚀技术和突变段水流控制技术,解决了一批世界级高坝工程中的防冲防蚀技术难题,为高坝工程泄洪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授权发明专利44项,发表SCI论文61篇,专著3部。成果应用于70余项工程,包括我国11座200米以上的高坝工程。



杜修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修力 男,四川省广安市人。教授。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于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后在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从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站出站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96年曾短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工作。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首席教授。2014年6月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研究领域涉及建筑结构抗震、水工结构抗震、重大工程结构和设备抗震、强震地面运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计算力学方法、结构损伤诊断等方向。在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工程结构抗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性成果,并在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中获得推广应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撰写著作2部,发表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100余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被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列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被列入北京市首批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工程动力灾变”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学术指导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副会长等二十余个学术职务。


张宗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宗亮,1963年出生,博士,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扎根西南边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科研36年。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国家能源水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兼高土石坝分中心主任。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主持和组织完成国内外75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470万kW)勘察设计科研工作。代表作有:糯扎渡水电站、天生桥一级水电站、观音岩水电站、红石岩堰塞坝、黄登水电站等。


1984年-1988年 水利电力部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设计员、助理工程师


1988年-1992年 能源部水利部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副室主任、设计副总工程师、工程师


1992年-1994年 水利电力部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副室主任、设计总工程师


1995年-1999年 电力工业部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副处长、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9年-2003年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2003年-2003年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2003年-2007年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2007年-2008年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副院长


2008年-2014年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副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4年-至今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胡亚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亚安,1965年2月出生,博士,博导,二级正高。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水力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国际航运协会(PIANC)升船机工作组主席,交通运输部通航建筑物建设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高坝通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水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通航建筑物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科技专项及国家大型水利水电水运工程科技项目等100多项,围绕解决内河航运网络的咽喉工程---通航枢纽、船闸与升船机核心技术难题,取得一批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及一等奖1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6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编制通航建筑物模拟技术、原型调试、运行维护和安全评价等行业标准10部。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首批青年科技英才。获2017年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杰出工程师奖、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严恺科技奖、交通运输部科技特殊贡献奖、中国航海学会成立40周年突出贡献人物、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唐洪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4年唐洪武考入河海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科领域的科技研究、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


1984年—1988年 就读于河海大学水电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1991年 就读于河海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2年—1996年 就读于河海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7年—1998年 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0年—2004年 担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2年—2003年 在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做访问教授


2004年—2009年 担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院长


2004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6年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2007年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7年 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资助人才计划资助


2008年 成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二层次培养人选)


2012年 担任中共水利部淮委党组成员、淮委副主任(挂职两年)


梅洪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梅洪元,男,满族,1958年7月出生于营口市,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梅洪元教授是我国寒地建筑工程设计领域学术带头人,三十余年坚守在寒地建筑工程设计第一线,长期从事寒地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工作。主持设计了寒地文化建筑、体育建筑、教育建筑等120余项高品质建筑作品,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等10余项国内外科研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长特别奖1项。设计作品获国际、国家、省部级重要设计奖项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寒地建筑人才。立足国际前沿,与美、德、英、意、俄等国际机构和世界知名大学开展广泛合作,为促进我国寒地城乡建设和人居环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8年—1982年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1985年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7年—2000年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4年—2000年 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2000年—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2010年—2018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导、教授


2018年—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点击这里,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完整名单 

点击这里,查看中国科学院院士完整名单 




回到顶部
X
关注鲁班软件
了解更多鲁班资讯